
11月1日,源自威尼斯的知名国际艺术奖项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将首次登陆亚洲,在由上海航海仪器厂工业遗存改建的EKA·天物艺术空间举行“2025拉古纳国际艺术奖亚洲首展·上海站”展览。
拉古纳国际艺术奖自2006年在威尼斯诞生,已有二十年历史,凭借开放包容的精神与权威专业的评审机制,成为全球艺术界的重要标杆之一。该奖项涵盖绘画、雕塑、摄影、影像艺术、数字艺术等多个领域,每年吸引全球80多个国家的数万件作品参赛。此次亚洲首展落地上海,集中展示来自全球的获奖作品和优秀艺术作品,代表了当代艺术的顶尖水平和主流趋势。
拉古纳国际艺术奖涵盖绘画、雕塑、摄影等等
展览策展人黄壹介绍,此次展览特邀18位中国艺术家,与百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艺术家共同构建跨文化对话。天物艺术空间已被编排设计为一个开放的思想场域,绘画、装置、摄影与影像在此并置,构成多声部的艺术乐章。观众不再只是观看者,而是参与者、思考者,他们在空间的穿行中与作品共同生成意义。“拉古纳国际艺术奖首次登陆亚洲,即选择了上海,不仅是一次艺术的迁移,更是一场文化能量的重新分布。它象征着当代艺术在不同地域、不同文明间的流动与再生。”黄壹说。

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创始人劳拉·加仑强调,奖项自2006年创立起,便以发掘国际新兴艺术家为核心目标;联合多领域合作伙伴,通过提供艺术驻留机会、设立现金奖励、直接购买艺术作品等形式为艺术家提供支持,不少入围艺术家也借此获得国际项目邀约,开启了职业生涯的全新机遇。谈及此次上海EKA·天物展览,劳拉·加仑强调其双重意义:“这不仅是拉古纳奖拓展全球影响力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与上海这座城市所蕴含的艺术力量的链接。”
身为职业建筑师且深耕艺术领域的意大利国家现当代艺术协会(MoCA)主席马西莫·法兰达对于此次在上海的展览以及与EKA·天物的合作,难掩期待:“能将拉古纳奖亚洲首展引入中国、落地上海,我深感荣幸。本次入选的艺术家均极具价值与潜力,我们愿意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
天物艺术空间处处有航海元素
EKA·天物艺术空间曾是上海航海仪器总厂的旧址,沉淀了半个多世纪的工业记忆。2025年初完成的改造,保留了原有的贴近自然的开阔环境,纵横交错的路网和100余棵超百岁树龄的参天古树,还对部分建筑保留了青砖和水泥墙的表皮,以承载工业文明的印证和情怀元素,使一砖一瓦彰显历史底蕴。有趣的是,街区内道路都以航海文化为导航的“经”“纬”作路名。改造过程中,多位建筑名师用当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工业美学,40余栋建筑红砖肌理与航海元素交织,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开放宣言。
同创优配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