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灯光亮得比我家的日光灯还早!”近日,家住兴安路的市民吴老伯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家门口焕然一新的“拾光公园”内,照明系统过早“点亮”。常亮的灯光既“晃眼”,还不利于节能减排。不少市民呼吁,管理方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周围环境明亮,地灯却早早“点亮”
今天傍晚5时左右,记者前往现场察看。放眼看去,这座“袖珍公园”虽不大,整体环境却颇有特色:园内绿树成荫、凉亭古朴,不少市民正在公园里惬意地纳凉、散步。不过,当记者踏入公园内部时,却着实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将近20盏灯整齐地排列在步道两侧,灯源朝上,向外散发出淡黄色的光芒,让人无法与之“对视”;在夕阳的映照下,位于公园中心区域凉亭顶部的一组环形灯也正亮着白光。
“你看,现在是夏天,公园里亮得很,根本不需要开灯嘛!”吴老伯指着西边的落日说道。此时,天空湛蓝,夕阳的余晖呈现橘红色,将公园内的景物照得清晰可见。地灯、凉亭景观灯四散的光线与自然光交织在一起,反而显得有些刺眼。走进公园中心区域,记者从一块介绍指示牌上获悉:该公园的前身为四明里,占地4250平方米,现以时光记忆为主题。今年年初,公园刚刚重新“焕新迎客”。
凉亭的景观灯也亮起
吴老伯告诉记者,他今年78岁,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来公园里走上一圈,早已成了他的生活习惯。“我并非反对开灯,只是觉得,在时间上能做一些调整。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早点开灯,或许能起到照明作用;四周如此明亮,过早开灯,难道不是浪费电吗?”
公园介绍
记者在现场逛了一圈,并未找到公园管理方的联系方式。不过,不少市民也有与吴老伯类似的观感。“现在,都在提倡节能减排,公园的照明也应该更智能些。”有市民直言。还有市民建议,公园方面可以考虑安装一些光控开关,这些设备能够通过光感元件,根据天气的明暗程度,自动调节开关的时间。“这样一来,既能方便游人,又能节约能源,可谓多方兼顾。”
同创优配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