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及《深化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长宁区辅读学校始终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扎实推进“一校一案”体育工作方案,确保学生每日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促进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在运动中健康成长、在挑战中自信绽放。
2025年上半年,学校以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为载体,开设滚球、羽毛球、布袋球、芬兰撞柱、呼啦圈游戏、投篮等多种适合特殊学生身心特点的运动项目,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身体协调性与团队协作能力。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要求,保障每日30分钟大课间活动及不少于40分钟的集体锻炼时间,实现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训练的有机结合,全面促进学生体能发展。
在竞技舞台上,学校8名学生代表参加了首届长三角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与来自江、浙、沪、皖的200余名特奥选手同场竞技。孩子们在25米、50米、100米短跑及滚球等项目中奋勇拼搏,不仅赛出了水平,更展现出“勇敢尝试、争取胜利”的特奥精神。通过高水平赛事的历练,学生们的自信心与视野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校积极推进普特融合实践,与包玉刚学校开展多项融合体育活动。在共同训练与比赛中,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携手合作、建立友谊,真实展现了融合教育的温度与价值。
公益力量同样温暖人心。上海爱和恩体育俱乐部连续七年支持学校开展公益足球项目,2025年上半年又有10名学生参与其中。李教练凭借专业能力与满腔热情,带领孩子们在绿茵场上奔跑、学习、成长,不仅传授足球技能,更传递了坚持与陪伴的体育精神。
长宁区辅读学校在体教融合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通过校内活动、对外参赛、融合项目与公益合作等多维度推进,切实关注每一位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未来,学校将继续完善“一校一案”机制,拓展校外赛事参与渠道,深化社会合作,用运动为特殊孩子点亮更多可能,共绘融合成长的精彩画卷。
同创优配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