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加珍惜荣誉 立足岗位奉献
徐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谆谆嘱托,充分体现了对退役军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退役军人的亲切关怀。
近年来,徐汇区立足思想引领有抓手、有内容、有平台、有特色,探索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既加强退役军人群体的思想政治引领,又将退役军人中的正能量引入社会建设和基层治理。积极开展“最美退役军人”选树活动,推出了一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取得明显成就、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退役军人典型,充分展示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动员广大退役军人倍加珍惜荣誉、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发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取得良好成效。
探索以退役军人志愿者动员、优秀退役军人宣传表彰、各具特色的基层宣讲等方式,推动全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组织制度建设高质量一体化推进。
把模范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等评选活动,与推荐满意公务员、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联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挖掘退役军人的潜能特长,徐汇区306个居民区中,52名退役军人担任居委书记、主任,其中8名退役军人“一肩挑”,党组织委员中退役军人数为180人,占党组织委员人数的7.8%。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张志勇
心心念念孩子们
新学期开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理事长张志勇这几天忙个不停。9月12日,他就要将主要由公益社捐赠的500套定制升降式课桌椅,送往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石屏、元阳、屏边、泸西等四县的乡村小学,并给学生寝室预备了200套棉被和垫褥,还有尤克里里和轮滑鞋等。装满公益社爱心编织袋的100袋防寒衣物及其他生活用品,既有让学生们用的,也考虑到了当地的困难群众、退役军人家庭等。
张志勇(图右)带队去四川阿坝州小金县走访当地一户残疾人家庭,送去棉被、电水壶和资助金。包向红 摄
张志勇1979年从部队退役。2002年,他在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时,目睹当地贫困状况后,毅然放弃原定行程,将4万元旅费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自此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专注于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推动公益模式实现从个人援助到组织化运作的重要转变,实现了从“一人做”,到“众人帮”的跨越。
20余年来,公益服务社已组建40支志愿者团队,吸引众多爱心人士和企业参与。援助范围覆盖云南、甘肃、新疆、宁夏、贵州、湖南、四川、安徽、西藏等多个省区,长期资助中小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900余人,公益服务社累计募集捐款超过450万元,捐赠物资达700余吨,受益学生近5万人。
张志勇先后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等称号,其领导的公益服务社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兰云科
拥军帮扶“带头人”
8月中旬,上海才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汇区烈士纪念设施崇敬守护志愿服务队大队长兰云科,带领全体区队成员,来到龙华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兰云科(图中)率领企业员工,第四次走进江西抚州市招携镇,开展公益助学帮困活动。江跃中 摄
兰云科是武警上海某部的退役军人,脱下军装后,他艰苦创业办起了才众餐饮公司,成立2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专业服务政府机关、行政、司法、军队、高校和国(央)企食堂供餐,服务的食堂总数达300多个,员工总数5000多人,每天为60余万人提供餐饮保障服务。
兰云科恪守红色初心,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在公司成立了独立的党支部和工会组织,68名正式党员分布在全市各项目部。他全力支持国防军队建设,公司为2万多名官兵,全天候保障三餐伙食。
他还主动联系江西抚州市民政局、残联等单位,摸排梳理出辖区内75户伤残退役老兵,在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前,给予他们每人2000元现金慰问,并购买棉被、毛毯、轮椅、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上门慰问。
在上海市区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引领和指导下,兰云科先后注资500万元,帮带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吸收了6名自主择业干部、先后吸纳1200名退役军人来公司上岗。
兰云科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上海最美退役军人 虞谦
“为军”开拓新天地
机关参谋、站长、处长、高级工程师……虞谦在部队时,立足岗位,牵头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个人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2015年脱下军装后,一颗军心依旧滚烫而坚定。他继续投身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为军”开拓新天地,在新战位上开展科技拥军,再创佳绩。
虞谦(图左)在和同行交流射击训练体会。采访对象供图
虞谦先后受邀担任军队信息化项目评审专家、某装备研究所特聘顾问等,在参与和组织完成的多项工作中,他不仅对项目进行评审评估,还帮项目组提出独到的融合解决方案,为多个项目的顺利通过评审并进入实施,从技术上把好了关,获得了军地单位的好评。
担任上海璨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聚焦为军服务,立志共赢。瞄准基层部队训练中的信息化课题,他带队行程数万公里,在多兵种不同类型基层单位开展了大量调研,深入了解现状、需求和难点。同时广招贤达、筹建高技术团队,并带领大家大胆创新、集智攻关。在兵器装备集团的支持下,成功研制了公司第一项获得专利的核心产品《综合射击训练系统》,填补了军队训练系统的空白。
上海最美退役军人 拂晓剧团
“复活重生”轻骑兵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沪上业余文艺院团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双拥艺术团所属拂晓剧团的爷爷奶奶们,每次演出最喜欢演唱的歌曲之一。
拂晓剧团正在演出。采访对象供图
拂晓剧团的成员们,都是红军、新四军、八路军的后代和退役军人,平均年龄66岁,年纪最大的已有85岁。1938年,抗日将领、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确山竹沟镇,创建了拂晓剧团。2011年11月,当年的新四军后代,重建“拂晓剧团”,秉承先辈革命精神,怀着满腔热情,唱响红色歌曲,演绎时代强音,成为一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轻骑兵。14年来,已在上海和全国各地义务演出1200多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陈昊苏(陈毅元帅之子),曾赋诗赞誉“复活重生”的拂晓剧团:“文艺尖兵树大旗,革命青春永不老。”
担任新拂晓剧团团长的,是1963年入伍的彭华,她的父母均是老战士,父亲是革命烈士,她还是彭雪枫的侄女。剧团成立时,彭华动情地说:“当年新四军四师拂晓剧团前辈唱响‘新四军军歌’,用生命和鲜血建立伟大的历史功勋。新时代号角吹响,我们又唱响新时代的‘新四军军歌’,承担起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新的历史重任。”
拂晓剧团一直遵循“寻根、学习、传承、弘扬”的建团宗旨,为重温革命历史、继承和发扬新四军优良传统而开展演出交流活动。
光荣榜
徐汇区荣获历届全国、上海市最美(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张志勇 2021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2019年上海最美退役军人
兰云科 2024年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2020年上海最美退役军人
虞谦 2021年上海最美退役军人
陈德莉 2022年上海最美退役军人
孙超 2023年上海最美退役军人
孙嵘捷 2024年上海最美退役军人
拂晓剧团 2025年上海最美退役军人(集体)
同创优配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