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举行的2025年杨浦区长护险发展大会上,杨浦区宣布,为进一步提升长护险服务供给优质规范,推出上海首个长护险评估和护理服务全链条感知管理系统,汇聚顶尖科研力量,整合多维健康数据,以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回应失能老人对精准评估与个性化护理的期盼,助力评估与护理人员掌握老人真实需求。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护险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昨天活动发布的20余个长护险优秀案例汇编中,尤其能看出杨浦区3000余名护理员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艰辛与成效。要继续做好长护险服务,护理员用心用情是基础,科技赋能是加分,因此,杨浦区医保局一方面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长护险评估管理和护理服务管理的若干举措,另一方面,又以数智化驱动,创新推出上海首个长护险评估和护理服务全链条感知管理系统。
据介绍,近年来,长护险试点在破解失能人员照护难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试点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挑战:一是评估与护理服务环节衔接还需进一步加强,评估结果应结合失能状态的演变动态调整;二是日常监管应进一步适应持续改进的护理质量要求;三是多部门协同和数据共享还需进一步推进,以实现对评估与护理全过程中各类对象的精准画像。
针对上述问题,杨浦区构建了“一核三链多支撑”的长护险评估与护理服务全链条感知管理体系。“一核”即打破政府部门、医疗机构、护理机构间的数据壁垒,将原本单一、线性、分散的评估、护理与监管环节整合为闭环系统。“三链”即全业务闭环,建立评估精准化、护理标准化、监管智能化链条。采用全国领先的基于深度雷达和点云技术的礼视感知照护盒,在保护失能老人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动作感知来采集服务全过程的行为数据,实现对护理服务行为与质量的深入分析,以数据贯通推动形成全流程“可视、可溯、可优化”的标准化评估与护理服务链条。
这一系统可以实现评估精准化、护理标准化、监管智能化,打造长护服务可视、可溯、可优化的管理体系,在科技、智能技术赋能下,助力构建更精准、更温暖、更智慧的长护险服务新生态。
数智化驱动已成为智慧护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昨天的活动现场,安康通集团展示的康复护理机器人、海阳集团展示的“数据互联+AI问诊+服务闭环”服务模式和福寿康集团展示的养老服务人才智能培训平台“福教授”,都体现出智能化应用对于未来长护险服务提升的巨大潜力。
同创优配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